回顾与展望:全国碳市场一周年研讨会圆满落幕

信息来源:碳道 发布时间:2018-12-21 阅读数:2238 分享至:

2018年12月20日,由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经济研究院,能源基金会、绿色创新发展中心共同举办的“新环境下的国家碳市场:回顾与展望”媒体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本届研讨会主题为“保障融合创新,促进碳市场健康发展”,主管部门负责人、权威专家、企业、交易机构人士,齐聚一堂,共论全国碳市场与电力市场、环境和金融系统的协同发展。

“全国碳市场建设启动至今已一年。这一年中,全国碳市场运行的法律基础和配套制度、基础设施、数据基础、能力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少进展,也经历了许多困难。” 21世纪经济报道执行主编、21世纪经济研究院院长陈晨星在致辞中表示。

碳市场被视为我国温室气体减排的市场工具。2017年12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的印发,标志着全国碳市场启动。在一年左右的基础建设期内,全国碳市场建设在市场体系建设、相关基础设施建设、MRV(监测、报告、核查)体系、发电行业参与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少进展。

与此同时,来自电力、环境、金融等领域的变化,为全国碳市场建设带来了挑战,也同样是机遇。碳市场能否与其协调发展,事关不久的将来全国碳市场能否顺利地全面运行。

完善法律基础,确定首批纳入企业

环境部气候司履约处副处长王铁在主旨发言中表示,下一步,将加快推动出台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对已经出台但不宜继续使用的规章、规范性文件进行修订,尽早将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纳入全国碳市场;加快推进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交易系统和数据报送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报告、核查和配额管理相关工作,梳理确定首批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重点排放单位名单;针对地方主管部门、重点排放单位、第三方核查机构等开展大规模培训,着力加强省级碳市场队伍和能力建设。

“在完成制度制定、技术准备、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后,还将组织相关的运行测试,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的各个环节进行检验,查漏补缺,不断完善相关制度设计,力争早日实现上线交易。”王铁说。

主办方之一、能源基金会(美国)北京办事处总裁邹骥在主旨发言中表示,可以从五个方面评价碳市场是否有效,包括碳价预期是否足以提供有效的减排和低碳技术研发创新刺激,对投资是否具有显著的引导作用,市场监管是否完备、市场秩序是否井然,市场规模、资金流量,市场关联与对整体经济体的影响。

电力市场和碳市场协调发展

国网能源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兼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马莉,在主题发言中指出,本轮电力体制改革在发电侧和售电侧同时引入竞争,构建多买方-多卖方电力市场竞争格局,形成由市场决定电价的机制,以价格信号引导资源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改革后我国电力市场初步建成。

“随着电力市场的建设和发展,电力行业的生产和定价机制都发生了重大改变,碳市场和电力市场同时推进,要充分考虑两个市场的协调发展问题。”马莉说。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副教授周剑在主题发言中称:“碳市场是一个减排政策,同时碳市场也是通过主管部门所创造出来的市场,不是一个自然而然衍生出来的市场。”

据其介绍,他所在的机构研究表明,碳定价政策是影响碳排放路径的有效政策变量。采取碳定价政策后,将有效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且在合理碳价下能够提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的年份。

在第一个圆桌对话环节,在能源基金会清洁电力项目主任陆一川的主持下,来自电企、电网、发改委的专家,围绕碳市场与多元电力政策的融合,开展了讨论。

国网能源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兼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马莉表示,中国节能减排政策达上千个,也存在不同部门之间政策打架的情况,有可能是双激励,有可能是反向。她认为,“政府部门在制定政策过程中需要进行跨行业的协调。”

华能碳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总法律顾问钟青从企业角度指出,每个政策出台,都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我们特别希望有一个顶层设计。目前在应对气候变化这个领域来说,顶层设计是非常重要的。”钟青说。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电力煤炭价格处原处长候守礼认为,不同政策工具之间也有市场竞争的问题。不要认为一种工具就能包打天下。“在总的目标之下,选择一种能够实现目标的手段,不同手段之间有竞争关系。”候守礼说。

协同管控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

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环境政策部主任葛察忠在主题发言中指出,虽然新一轮政府体制改革为污染控制和气候变化协调治理提供了体制支撑,但总的来看,排污交易和碳市场仍是两套独立的系统,二者分别由大气司和气候司管理,仍需要协调。

“从法律基础上,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里面,对碳交易没有规定,对排污交易有规定。这两个制度的法律基础还需要整合。”葛察忠表示,需要整合的还有交易制度、交易平台、跟踪核定机制、信息披露等等。

在第二个圆桌对话环节由绿色创新发展中心分析师陈美安主持。葛察忠建议,可以建立跨部门的协调机构,将大气司、气候司等相关部门都纳进去,建立一个跨司的协调委员会。如果要提升协调能力,可以由分管部长来牵头。

绿色创新发展中心项目主任、高级分析师杨鹂表示,监督管理和行政监督,是碳交易市场得以有效实施的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大气环境监管的力度强化,实际上对碳交易市场是一个好的制度背景。”杨鹂说。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副处长张丽欣表示,对于二氧化碳排放的监测和报告,正就欧洲所用的物料衡算法和美国所用的二氧化碳监测鉴定系统两种方法开展研究,比较二者的理论真值接近度、企业成本、风险降低程度等指标。“希望在研究过程中,能够得到环保领域里面一些常规污染物的控制技术的专家的支持。”张丽欣说。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公共收入研究中心研究员许文表示,碳市场和环境税之间的关系在目前状态下比较弱。“在现行的状态下看,反倒是分析对污染物内部的环保税与排污权交易之间的关系,以及分析碳排放中间的碳交易甚至于碳税之间的关系反倒显得更为突出。”许文说。

北大国发院教授、副院长徐晋涛则表示,跟碳交易、排污权相比,应该恢复碳税和环境税,这两个工具要协调。“如果环境税法第一稿起草出来的时候,气候变化问题已经归环境部管,中国根本没有碳交易而是用碳税,环境形势就清晰得多。”徐晋涛说。

碳市场有“人场”,没“钱场”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兴业研究公司副总裁鲁政委,在主题发言中表示,应逐步放开金融机构准入,主要是二级市场的交易。

“现在看来只有证券公司能够进去,没有一家银行进入碳的二级市场交易。这样最了解企业的银行就没有办法为企业设计风险对冲的方案,这是一个巨大的不足。”鲁政委说,还要加快碳期货等衍生品开发,以及碳资产管理业务。

中创碳投总经理唐人虎,在主持第三个圆桌对话时表示,全国碳市场,捧人场的多,捧钱场的少。“五年时间,七个试点交易了约50亿元,平均一年10亿元。然后我们坐在这里讨论金融和市场的结合,其实是有点冲突的。”唐人虎说。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总经理助理李瑾表示,试点市场设计了20多种金融创新产品,规模较小。她认为,原因在于碳市场的定价机制尚不明确,盈利模式没有完全建立,风险监管体系并未建立,各方的意识和能力未与金融化程度相配套。

能源基金会低碳转型项目主任刘爽则提出,要建立金融机构对碳市场上产品价格的信心,需要严格控制配额数量,设置相对从紧的上限。

在本次研讨会的总结环节,能源基金会低碳转型项目主任刘爽表示,总结本次会议上出现的关键词:协调、成本、机制、顶层设计,我们还是有理由保持对全国碳市场未来建设的乐观态度的。


  • 环境市场咨询
  • 开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