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对CCER重启寄予厚望 未来碳市场交易额有望超万亿元
信息来源:中国经营报 发布时间:2024-01-15 阅读数:1087 分享至:
进入2024年,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以下简称“CCER”)计划重启工作也进入倒计时,目前市场各方也在为重启做各种准备,一旦CCER重启,我国碳市场建设也会日趋完善。
1月8日,一位从事碳交易的市场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2023年12月,监管部门曾对CCER重启进行了多方论证,当时市场对重启也抱有比较大的信心,但最终计划并未成行。“从目前的情况观察,2024年上半年CCER重启的概率比较大,当前我们也在做各项申报准备。”该人士说。
CCER作为一种碳抵消机制,主要是指控排企业向实施“碳抵消”活动的企业购买可用于抵消自身碳排的核证量,其目的是为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去除和工业节能等领域的绿色低碳技术应用提供市场化的经济激励。
根据北京绿色交易所预测,若参照对比欧盟碳市场规模(2022年15亿吨配额,93亿吨交易量,价格80欧元/吨,约合7500亿欧元交易金额),未来中国碳市场金融化后,以其70亿—80亿吨配额(约欧盟配额5倍)计算,预计年交易量或将超过100亿吨,价格或超100元,交易额则有望超过1万亿元。
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碳资源配置优化,我国于2012年开启了CCER,其不仅可用于自愿交易,也可根据全国碳市场和8个地方碳市场的差异化要求用于一定比例的配额清缴抵消,然而该机制从2017年开始暂停。
此后,市场对于CCER的重启也给予多方关注。
2023年3月,生态环境部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建议,明确鼓励对减排效果明显、社会期待高、技术争议小、数据质量可靠、社会和生态效益兼具的行业和领域提出方法学建议,并允许其额外性免予或简化论证。
当年的10月份,生态环境部又先后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关于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有关工作事项安排的通告》以及首批4个方法学,并在项目审定与登记、减排量核查与登记、减排量交易、审定与核查机构管理等方面做出了规定。
根据上述文件,CCER在暂停前已经备案的减排项目需要重新申请项目登记,这意味着2017年之前已签发的减排量自2025年起不得再用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抵销碳排放配额清缴。
对此,普华永道中国区域经济及金融业主管合伙人张立钧表示,首批公布的4个方法学免除或部分免除了额外性论证,整体看,减排计算方法和对应的默认值更为清晰,但从实际情况看,符合这4个方法学要求的项目类型仍然比较有限,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CCER供给会比较紧缺。
尽管如此,市场对此仍给出了比较乐观的预期。
惠誉在最新研报中指出,目前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涵盖电力行业的2000多家企业,这些企业的CCER可用于抵消其核证碳排放量的5%。一旦相关有效市场基础设施到位,那么钢铁、水泥及石化等其他“难减排”行业则将被纳入该机制。这会使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所覆盖行业的履约成本及CCER需求增加。
惠誉预测,未来那些没有被纳入该体系的企业亦不必过于担心,对于他们来说,可使用其CCER抵消一小部分碳排放配额的清缴,从而为实现净零排放目标贡献力量。
据悉,2023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中,提出将研究推进绿证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和自愿碳减排交易的衔接协调,这有助于两类市场的深度融合。
惠誉预计,未来CCER计划的市场参与主体范围有望持续扩大,这会增加碳抵消需求,并推动碳减排解决方案的投资。
文章来源:市场对CCER重启寄予厚望 未来碳市场交易额有望超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