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逐步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专项研究会议召开

信息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23-06-21 阅读数:1743 分享至:

近日,由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主办,生态环境部、北京市人民政府指导的第十四届“绿色发展 低碳生活”主旨论坛在京举办。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陆新明出席论坛时表示,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对我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今年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生态环境部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好近期召开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的部署和要求,坚定不移地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加快推进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一是推动落实应对气候变化目标。要开展“十四五”规划碳强度中期评估,加快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建设,推动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


二是稳妥有序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完善全国碳市场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建立健全数据质量管理的长效机制,逐步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更好发挥市场功能,我们也力争尽早启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三是着力提升主动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推动落实《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完善气候变化观测网络,加强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提升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能力。


四是积极参与和引领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更好发挥对联合国气候变化多边进程的影响力和领导力,推动全面有效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维护发展中国家整体利益和我国的发展利益,深入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


五是持续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相关重点工作,要加快《应对气候变化法》的立法进程,加强气候变化和碳排放标准体系的建设,深入推进气候投融资,深化低碳试点示范,加大低碳技术的推广应用的力度,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


2023年6月16日,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专项研究第一次工作会议在生态环境环境规划院顺利召开。环境规划院严刚副院长、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科技环保部节能环保处处长陈丽云、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助理李冰以及环境规划院、生态环境部信息中心、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中环联合认证中心、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北京科技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7家单位的20余名代表参会。会议由严刚副院长主持。


会上,严刚副院长传达了生态环境部关于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专项研究工作的有关要求。中环联合认证中心介绍了钢铁企业纳入碳市场的设施与企业边界、排放工序及排放量范围等方面的初步考虑。大家一致认为,明确钢铁分工序配额分配与核算边界,研究二次能源(如高焦转煤气)在排放量核算中的处理方式是亟需突破的首要问题。严刚副院长在总结时针对钢铁行业的核算边界、配额分配、核算报告、核查技术等关键问题指明了研究方向,明确了行业评估、国际/国内试点经验总结、数据基础评估、配额分配方案、核算报告指南、核查技术要点及路线图研究等7个专题的任务分工和进度安排。



下一步,环境规划院将会同有关单位,通力合作、加强交流,立足钢铁行业碳市场研究的难点要点,坚持“系统谋划、问题导向、突出重点、深入调研”的工作原则,深入调查评估,促成行业共识,加快形成兼具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的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实施路线图与配套技术体系。



文章来源:生态环境部:逐步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专项研究会议召开

  • 环境市场咨询
  • 开户咨询